博客佈局

陶藝家黃怡文天目釉獲邀日本參展 宣揚台灣茶道

台南善化陶藝家黃怡文的紅釉作品,年底將於中正紀念堂展出。(記者劉婉君攝)

〔記者劉婉君/台南報導〕台南市善化區鼎甲窯陶藝家黃怡文,長年鑽研天目及郎紅等經典釉色,除了年底將於中正紀念堂以「泥醉紅影」為主題展出,11月也應邀至日本京都傳統產業博物館展覽,不僅要讓日本民眾一睹台灣天目碗之美,也將介紹台灣茶道,宣揚台灣茶文化。

黃怡文表示,想要燒出天目璀璨色彩和紋路,不只要熟悉釉藥,更要對窯溫控制得宜,而想燒出如明鏡、潤玉和赤血的郎紅色澤,更是難上又難,從清康熙年間的俗諺「若要窮,燒郎紅」,意指陶藝家即使傾家蕩產,也不一定可以成功燒出郎紅,即可看出難度之高。

不過,黃怡文歷經多年的研究與不斷嘗試,成功掌握秘訣,燒出紅如明鏡的郎紅,以及色澤紋路精采萬分的天目釉作品。

台南善化陶藝家黃怡文將應邀至日本展出天目釉,並交流台灣茶席文化。(記者劉婉君攝)

黃怡文表示,天目釉因釉面浮現的紋路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名稱,如「兔毫」、「油滴」與「鷓鴣斑」,千年前有日本僧人到中國浙江省臨安縣天目山的寺院修行,將黑釉茶碗帶回,並稱為天目碗。不過要燒出天目並不容易,數十年來,他一直鑽研釉藥,且不停的嘗試,這才有一點小成就,留住銅紅、天目、鈞釉和冰裂等經典釉色,11月將帶著茶席作品總計約50件,前往日本京都展出。

黃怡文說,展出期間也將進行台灣茶文化交流,並以茶席來展示作品、茶道等。

此外,12月底在中正紀念堂的展覽,則以釉色中最難掌控的紅色為主題,搭配各種不同氛圍的茶席,讓大家觀賞高難度的紅釉作品,同時也解開迷人紅釉的神祕面紗,以及獨創單掛鈞釉的燒製,印證古書所記載的「入窯一色,出窯萬彩」的神奇。

郎紅需以1300度C的高溫才能燒成,黃怡文說,要燒出郎紅,得如同10次革命般不易,許多陶藝家不願意碰,而屆時展出的作品,則將呈現不同程度的紅,如奢華的紅、內斂的紅及華麗的紅等。

台南善化陶藝家黃怡文的紅釉作品,年底將於中正紀念堂展出。(記者劉婉君攝)

December 16, 2024
台南400「台南茶陶器と京焼・清水焼」  ~京都市・台南市 交流推進協定締結3周年記念展~
November 23, 2024
善化區鼎甲窯以「紫氣東來」前進日本京都傳統產業博物館展出,至廿三日圓滿結束。期間京都市長松井孝治與京都議員寺田博一等市議員均到場參訪,讚嘆台南獨特的陶藝,且鼎甲窯主黃怡文是台灣首位在該館展出的陶藝家。
March 19, 2021
藝術家黃怡文及康月足老師3月19日(五)起,在臺南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一樓舉辦「千杯.謙卑-黃怡文康月足雙個展」,並於3月20日(六)上午10時於文物陳列館一樓舉辦開幕活動。
Share by: